找到相关内容75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浅谈“烦恼即菩提”

    不成器;天无秋杀冬藏之逆,何能成春生夏长之荣;人无坚苦卓绝之逆行,何能创济世利人之功业。由此可知烦恼之火,即菩提之因。  惟处于暗,故生求明之心。惟其烦恼,故生厌离烦恼之心。释迦佛当日,因见生老病死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2367321.html
  • 真正信佛之信条

    人为教师,不依于不奉行佛法者。  第四、以佛法利人的人为菩萨,不以菩萨名号滥称天仙神鬼。  第五、看佛菩萨如同父母,要孝敬他。  第六、看佛经上的教训,如同军令,要服从他。  第七、有疑难忧患事,但于佛...

    范古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2271345.html
  • 认识因果——昌臻法师

    什么是善?利人是善。利人,其实是人已两利,也可以说,利人就是利己。 什么是恶?害人是恶。害人是人己俱害,害人终害己,以害人开始必然以害己告终。 佛经说,善恶分成十种,每种又分为上、中、下三等,叫...;一方面时时为众生设想,多做利人的事,广种善因。这是一条我们应当遵循的利己利人,对自己、对家庭、对社会都有益的光明大道。要想了生死、出轮回、生净土、成佛道,也必须从这里做起。 总起来说,因果规律是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4776340.html
  • 出家人为什么不多显神通利世度人

    ,去换取世间一点名利值得吗?名利越多,继续修行的时间越少,神通也越消失!而名利的迷惑力很大,沉下去即不能自拔!慢慢就走入魔道了!对利人来说,一般人只求神通,而不求真理;只求自己的利益,而不为修行,也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4776604.html
  • 谈谈“自律”

    佛法的目的,利人利己,利人就是去实践佛法,完善修学,实践是修学的最好体现,把弘法利生当成自觉自愿的行为,当成自己的“家事”去看待,将佛法融入自己的一言一行中,通俗的说“融化到血液里”,实践佛法最基础的“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0376684.html
  • 问:什么叫做四摄?

    处处都把利人工作放在第一位,一举一动都是全心全意为众生服务,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,先人后己之慈悲心场,就会得到众生良好之感情和友谊,有了利人思想和行动,使众生欢欢喜喜,心甘情愿接受教化;修同事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09384877406.html
  • 问:修行人的二十种病气?

    自证而利人。 (二十)成就气—道业成就而流露非凡的气质,使众人尊而敬之,于是影响凡欲,造成麻烦。应化去道气而归于平凡,无道可寻,点化无类。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21377491.html
  • 圣法法师答:出家人为什么不多显神通利世度人?

    利人来说,一般人只求神通,而不求真理。只求自己的利益,而不为了修行,也慢慢走入了名利的魔道,“引迷入悟”、“方便度众生”都是变成了口头禅了。 &...

    圣法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22177499.html
  • 真正佛子妙峰

    ,修习、“一心三观”。从此,他懂得了佛教的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济世利人”的根本思想,确立了他的为法为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之后,他又返回中条山,诛茅吊影以居,辟谷饮水三年,以《宗镜录》印心,...法门砥柱   穷病交加的童年生活,磨练出了妙峰祖师的吃苦耐劳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:佛教的济世利人思想激励着他修桥铺路、建寺造像,尽做善事。万历十二年(1584),当妙峰祖师在芦芽山结茅以居、静心养性之时...

    古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55480039.html
  • 南怀瑾:长生不老确有可能

    “长生不老”是有可能的。但是必须了解,这毕竟是一件个人出世的事工,并非入世利人的事业。如果一面要求现实人生种种的满足,同时又要“长生不老”而成神仙,那只是问之虚空,比无结果。《说郛》上记载一段故事:有...

    南怀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0181852.html